·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动态

【2021中国-东盟音乐周】音乐创作主题高峰论坛成功举行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21-11-04 17:41:35 浏览次数: 【字体:


11月3日上午,2021第十届中国-东盟第一场高峰论坛于广西艺术学院漓江画派一楼会议厅顺利举行。本场论坛由咬一口兔娘反差视频副院长吕军辉教授主持,四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学者、专家分别围绕“创作”主题展开发言。

28f43937ee1442a0bf15fd7a633c199d.Jpeg

吕军辉教授主持

首位发言的是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曾宪林,发言题目是《福建戏曲音乐创作的历史进化与当代启示》。他以生物学相关概念为基础,说明了地方戏曲音乐创作与歌剧创作并行的模式,并运用剧种化的手法,使得地方戏曲的剧种虚化,表现出泛剧种的特性。他强调吸收各种地方戏曲音乐素材,实现传统音乐的创新,现代化的转换,倡导现代音乐作曲家将目光投放到地方戏曲音乐中去,将音乐符号转化为能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彰显中华文明的基因符号,让创作的音乐作品深入人心的同时,最终还要回归社会,反馈人民。

bdf80e4e4be14585866ee7393e6bb3f5.Jpeg

曾宪林副教授发言现场

第二位发言的是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元教授,发言题目为《支声思维下的线条,与音色运用——以民族管弦乐<蝴蝶扇动翅膀Ⅱ>为例》。他指出,该民族管弦乐作品曾在2018年中国-东盟音乐周闭幕式音乐会上演,作品以支声思维为主导,将民族乐器饱满且独特的者色特点,演奏的常规性要求,民族乐曲奏法、旋律及其音型特征作为乐曲创作的突破点,令线条与音色相融合、协调,使线条被赋予音色的变化。师生们在现场聆听了这首乐曲,多种声音萦绕会场的各个角落,随着乐曲变化的流动性,仿佛许多蝴蝶扇动着翅膀环绕着我们,常用的和声、对位,作品“活态”跃然纸上。

1b23d49198dd4da6ad7cd4fa5be33021.Jpeg

郭元教授发言现场

星海音乐学院陈明志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声音生态学理念的创作与实践》的发言。他介绍了声音景观与声音生态学相结合的理念,以音景中的各种声音特别是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音声作为创作思路,创作出作品《打雀英雄传》之《又见东风》。该曲分为四个乐章,他将“打麻雀”这一具有中国游乐文化代表的文艺活动、华夏文化中的五行、《易经》“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等和音乐的符号、调性、结构、音色等联系起来,参考自然万物竹子、荷花、金蝉等定律,使作品兼具形、声、色、触的感觉之美。

f100ab910922496a99c35d7ac9bfbea0.Jpeg

陈明志教授发言现场

最后,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梁军教授为大家介绍以原创作品为引擎带动发展的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办学情况,用现代音乐话语阐发岭南音乐新音响——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作曲家群体的《秦粤时空》及其他岭南风格作品。他提到,办学思路、创作思路密不可分,办学的具体措施离不开良好的创作团队、演出团体的参与,在人才、资金方面的分配之前提下,使原创作品持续生成。提倡“原创作品”的循环反复演出,让原有创作品的效益得到最大发挥。进入新世纪之后,该院作曲家群体对于传统音乐借鉴会通过各种作曲技术进行不同织体形态的编织,营造全新的音乐音响。

7d9945a9218d403c88f70dafbd92d89f.Jpeg

梁军教授发言现场

吕军辉教授在最后总结道,四位专家的发言均提到了“新的观感、新的尝试、新的联系、新的风格”,可以看出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之下,越来越多的音乐学者们关注到了社会生活变化,为更好的适应新时代而做出的种种突破性、创造性的“实验”。在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的观感体验或创造出有别于传统音乐的“新体验”这一方面论题上,还有待学者们更多的研讨。

58996a5517664150a22493892a2447d8.Jpeg

合影留念

 

审核:曾诚、张灿

文字:曾诗雨

图片:张晓婷

编辑:音乐学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