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是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学科的传统重点专业。该专业重视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近年来经学校和教育厅评估通过,《作曲》课程获得2006年广西高等学校本科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梁甫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题负责人:王晓宁)获得广西艺术学院院级精品专业;《视唱练耳》(课程负责人:白翎)、《音乐创作》(课程负责人:梁甫基)获得广西艺术学院首批院级本科精品课程。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现任教师10人中具有硕士学位3人,占30%;硕士生导师6人,占60%。师资队伍优势明显,具有雄厚的办学力量,坚持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己任。 

由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特性,对学生的创造及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教育的重点。为继承和发展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每年都组织理论作曲专业的学生到区内外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采风活动,收集民族民间和民俗音乐素材,并融入音乐创作中,举办声乐作品、器乐作品音乐会。作曲专业师生发表了多首歌曲、歌词及器乐曲作品。所创作的原创歌曲在广西电台、电视台播出并获奖,一些学生的作品还在全国的音乐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银奖。2004年,作曲专业教师集体创作了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壮天歌》,这是一部将现代作曲技法和广西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相融合的力作,代表了广西的严肃音乐创作的最高水平,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好评。该专业教师先后承担了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已取得重大进展,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建设,将以地方文化为资源,以学科人才为梯队,以学科理论为基础,以科研成果为依托,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音乐创作为品牌,多方位多层次地积极推动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水平,能在有关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音乐艺术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创作、编辑、制作、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综合音乐素质强的新型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文化知识和本专业的专业技术、技能,了解本学科历史知识、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系统地掌握并熟练地运用音乐创作专业所需要的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各种曲式和体裁的作曲技巧。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较高的创作能力和丰富全面的音乐修养,能熟练地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和传媒工具,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一定科学研究能力。

三、专业主干课程: 

作曲、视唱练耳、钢琴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学、管弦乐队配器法、电脑音乐制作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艺术实践:6学分

  2、田野采风:4学分

  3、社会实践:1学分

  4、毕业论文:4学分

  5、毕业汇报:2学分

五、修学年限: 

  四至八年(学分制弹性年限)

六、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七、毕业标准、学位条件 

弹性学分制内按学分结构比例修满163学分以上准予毕业,符合《广西艺术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修订)》规定条件者授予学位。

分享到: